尼泊爾遊記-健行之前(四)
有人問我:『尼泊爾哪裡最漂亮。』
我說:『不是哪裡最漂亮,是哪個時候最漂亮。』
如果在健行的時候,天剛亮是最美的,
如果在鄉間的時候,黃昏是最美的,
如果在城市裡,天亮後介於店家開門時,是最美的。
所以,來到尼泊爾幾乎都是伴隨著天亮而起床,
此時,很容易看見清晨的陽光,非常的美好,
而且空氣好的時候,會看見加德滿都谷地的群山。
頂樓的風景
尼泊爾因為多山,資源運送不易,所以大部分都是採用太陽能板來洗澡,
頂樓有一整排太陽能板,來供應飯店的洗澡熱水,
這太陽能板的效率非常好,能夠製造非常滾燙的熱水,
不過有個困擾的部份,我們白天幾乎都在外面閒晃,而晚上要洗澡時,就已經沒有太陽能的熱水,
此時依賴的就是來自電熱能的儲熱式熱水,而有時就會碰巧遇到停電 囧”
結局就是明天早上再洗吧。
尼泊爾的房子,有時候都是一邊住人一邊蓋房,樓上還沒蓋好,樓下已經入住了,
或者,房子是蓋到一半就不蓋了。
Thamel這個擁擠的區域,有時候房子會變成奇特的模樣,
這個又高又瘦的房子,大概有七八層樓高,想當然爾,沒有電梯。
吃早餐
飯店有供應早餐,雖然幾天吃下來都沒有變化,
但是早餐算是很有誠意了,有蔬菜、有肉類、有沙拉、有水果,還有優格!!而且服務生服務態度都很好。
健行的時候,請記得吃早餐,平地的時候,吃不吃就看個人了。
尼泊爾人是不吃早餐的,他們通常都跟午餐併著吃,
所以一大早出去逛,也不容易找到吃飯的地方。
尼泊爾的樂趣之一
來到尼泊爾,吃飽飯沒事,就是在街上閒晃,
而最大的樂趣就是觀察人,
找一家能夠俯望地面的位置,點一杯茶,就這樣看著行人一下午,也是一種旅行的享受。
要不,吃飽就在路上閒晃,邊走邊拍照,順便尋找紀念品以及下一餐的地方,
所以在尼泊爾,並不存在沒事做這種說法,反而一整天都沒事做,才是尼泊爾式的旅行。
這是在尼泊爾常見的畫面,只見兩隻腳在地面,身體都被過大的貨物給遮住了,我們稱他為沙發人。
滿滿街頭上的英文招牌以及亂七八糟的電線,還有路上隨時都有路人在走路的景象。
這人在旁邊整理資源回收,希望我幫他拍一張照片,
另一個資源回收的夥伴就開口說給他一百盧比,我揮了揮手叫他離開,
旅行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插花的情形,或者隨便找理由要錢的場合,
這不尼泊爾的專利,在尼泊爾這情形是很少見的,
這時候就不用搭理他,自行離開即可,千萬不要給錢了事,
何況不是我偷拍他,而是他希望我幫他拍照。
這是昨天的五折麵包。
某一天,發現他把五折的標籤給拿下來了,
不知道是掉了?還是再也沒有五折優惠,
無論如何,我們在另一個家找到五折麵包的優惠。
吃中餐
你問我:尼泊爾有什麼特色菜。
我會很老實的告訴你:沒有。
你可以說我懂,也可以說我不懂。
很多人以為的尼泊爾特色菜,其實都是來自於周邊的國家,
好比說momo來自西藏,好比說咖哩來自印度。
尼泊爾人常吃的正餐,其實是一種很難說明的農家料理,
也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豆子湯拌大量的飯,再佐以一些馬鈴薯咖哩,可能再配一些自行醃製的醬菜。
很多尼泊爾人即使在餐廳,都還是吃這樣的料理,而一旁的我們可能是吃著炸雞、牛排、漢堡、義大利麵,
我認為尼泊爾還是相當傳統的民族,這正是值得我們前往的原因之一。
2012年旅行來到尼泊爾之前,我們已經在斯里蘭卡玩了好一陣子,
所以來到尼泊爾之後,我們暫時還不想吃與印度料理相似的食物,
逛來逛去,就選了這家位在加德滿都的長江餐廳,
這一吃!不得了啊!!!!
這真的是……太好吃啦!!腦中出現飛龍在天,以及腦筋斷掉的畫面!(小當家經典橋段)
請聽我們細細分享。
雖然中式餐廳不是吃氣氛的,但擺設一直都是很一般般。
這是…記不起來,但是是羊肉,不貴而且好吃。
這是豆腐皮炒白菜,剛好介於肉類與青菜之中的選擇。
這道炒青江菜,離開中式料理的世界,除了湯就是青菜讓人懷念了。
老外的青菜世界除了紅蘿蔔、洋蔥、番茄之外,就很難見到其他的種類。
所以能夠點到這個青菜,實在是很令人感動QQ
青菜蛋花湯,變化不大,但是經典,有時會換成青菜豆腐湯,味道清爽順口一碗接一碗。
另一個重點是,這道菜很便宜,通常一個小價錢可以買到一鍋。
長江餐廳最令人讚賞的一個地方就是它的白飯,這個蠻重要的,
因為吃過波卡拉幾家號稱最好吃的中式餐廳,都是用泰國米,而且煮的很難吃,是用外國煮法來煮泰國米,整個很鬆散沒有口感。
什麼叫做外國煮法煮泰國?就是用水煮,有點像煮玉米一樣用”ㄙㄚv ㄟ”(台語灑ㄟ),
泰國米用電子鍋來煮的話,有時候也可以向台灣米一樣黏黏的口感,波卡拉的中式餐廳能夠煮的這麼難吃,都是用外國式煮法。
只有兩個人吃,但是實在太想念炒菜配白飯了,所以不小心就點了一桌菜XD
吃的可開心了,而且價格比吃旁邊給外國人的餐廳還要便宜,
當下決定爬山完應該要再回來吃。
混亂的交通
尼泊爾加德滿都Thamel區 的道路都非常的狹窄,而人車並沒有分道,所以走在路上務必多留神,別把注意力都留在紀念品上。
有時得閃計程車、閃摩托車、閃三輪車,還得閃過地上的坑洞。
前面有三輪車、後面有人走、最後是台計程車,大家都擠在同一線上。
三輪車一直都是糾紛的來源,穿梭在馬路的方式非常的危險,而且價格難以確保,車子又因為年份久遠,實在非常不安全。
這些年最大的差異就是,路上的摩托車變好多,
但是尼泊爾人也說,摩托車的進口稅非常的高,所以他們的負擔也很重,
但是進入經濟社會,總不能還要他們步行或騎腳踏車上班,這城市又缺乏大眾運輸,市中心的住宿也越來越高,他們只能住在外圍,然後通勤上班。(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像)
有些時候會出現這樣的越野騎士,看他專業的裝扮,應該不是通勤的上班族,只是在這樣混亂的交通騎車,就像台北的腳踏車騎士一樣,都會捏一把冷汗。
尼泊爾本身的工業能力不夠,很多都需要仰賴進口,所以許多東西看起來都很舊。
汽車啦、巴士啦都是呈現年久失修的感覺。
這邊的警察愛臨檢摩托車,特別是這街角,看到畫面中間的騎士就被招到路旁了。
地上濕濕的,不是因為下雨,而是尼泊爾人在開門的時候,習慣對著路面灑水,不曉得有沒有特別的用意,但至少減低了地面灰塵的揚起。
中午吃飽了,下午閒晃了,
再跟我們一起看看在加德滿都做了哪些事,
趁著還沒健行之前!
尼泊爾遊記-健行之前(四)—>你在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