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滿都的神秘銀器店
以上是十年銀器店的故事。
銀器店其實是個路邊攤,賣的大多是跟宗教有關的物品,但因為它在三角窗,又是露天攤位,所以特別吸引人注目,作為認路的地標非常適合^^。
加德滿都多年來變化甚少,就像銀器店一樣,十幾年前來就在那個位置,現在還在那個位置,未曾改變。
熟悉的關門前五折麵包店、轉角的明信片書店、一直沒客人的二手書店、每一個印象都在提醒你現在在哪裡。
而波卡拉的改變似乎比加德滿都顯著,
每當搭著車進到波卡拉的遊客區,都會看見一大堆商店招牌寫滿了中文字,而那些中文字絕不是商店老闆自己添加的,那些中文字充滿了中國人慣用的矯情用語,只學會說數字的當地人是學不來的。
諸如:『龍來過』、『咱們家的東西絕不是浮雲』…
可惜只有拍到一些拙劣的作品,如果有機會去,請親自瞧一瞧。
但總體而言,波卡拉的環境比加德滿都要好很多,住宿環境較新,餐廳更多樣化,道路也比較寬敞,停電也沒那麼久,離山又近,有人說波卡拉比加德滿都更適合渡假,這話也沒錯。
不禁想到,十年前第一次來到波卡拉的時候,正準備前往安娜普納基地營,
那天坐著破舊的當地巴士從加德滿都出發,巴士很舊,發動的時候要有人在發動機上拉繩子,車開的時候總有小弟吊在車門外招攬,車頂載滿貨物,車內充滿各種氣味,乘客沒有金毛老外。
我上了兩次廁所,吃了一次飯,安檢一次,車塞了N個小時,終於車子開到一個撲滿碎石子的空地。
『到了』嚮導說。
下車之後,隨著嚮導到了一個很新穎的私人住宅旅館,極寬敞空曠,所以任何動作都會有回音,
接下來就是自由活動時間。
但是天氣陰陰的,還下著毛毛雨,天氣有點涼,沒有雨具,只好先在房內整理裝備,
不久後,雨稍停,趁天黑前出去吃飯,
路上幾乎都沒有任何行人、遊客,街上靜悄悄,
因為下雨的關係,我們跟戶外用品的店家買了一件小飛俠雨衣(這雨衣後來一直沒派上用場,但後來事隔多年,第二次去育空河的時候卻給用上了,不過因為膠化的關係,用完也就讓它留在加拿大了。)
買完雨衣之後,走沒幾步,就因為街頭冷清,往回走了。
於是對波卡拉的印象,陰天、毛毛雨、冷清的街道、沒有人在路上…跟多年後來的印象完全是改變了。
現在的波卡拉的湖濱一條街滿滿的中文招牌,Live 演唱的餐廳,各國料理,一堆超市,與世界上大多數開發中國家一樣,提供越來越便利的旅行,卻也同時逐漸失去它的特色。
加德滿都的Thamel區雖一直沒什麼改變,但在Thamel區邊緣的一條路上,已經出現”唐人街”這樣的名詞,街上有中國餐廳、中國旅館、中國超市、還有進出口貿易商。
達人帶路奉勸還沒去過尼泊爾的夥伴,
如果你尋求一個便利、舒適的旅行方式,那什麼時候前往尼泊爾都無妨,
如果你尋求一個原汁原味,鮮少改變的旅行方式,請趁早出發,
趁著老中對於爬山還沒有興趣的時候。
哈哈哈~~大Q真的好可愛!!!
兩年後再看這篇文章
很慶幸我已經去過尼泊爾
因為地震應該也讓當地有不少地景的改變
跟著達人的旅行都很值得回味再三
阿拉斯加.菲律賓.尼泊爾都是如此
只可惜達人現在都偏向小壯遊
沒擠個14-15天的假,跟不太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