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思-旅行者的公德心

這天我們來到土耳其的以弗所,這城市曾經是愛情海的重要城市之一,古希臘人在此建立大都市:在羅馬帝國時期,還曾經是第二大的城市。

以弗所被挖掘出來也不過是僅幾十年的事情,然而已經成為土耳其很著名的景點之一,吸引著許多土耳其本地、及各國遊客來此。

然而此篇的重點不在於分享這遺跡的歷史,而是我們在此看的一些現象,想與大家分享。

土耳其的以弗所是一處有著將近兩千年的歷史的古城遺跡,許多珍貴的羅馬風格浮雕與樑柱在被挖掘發現時,雖已殘破,但因浮雕清晰可見,因此置放在地上,為了不讓因過多的遊客觀光,導致被任意觸摸、甚至破壞,管理當局設置了簡易的繩索圍欄以示區隔,希望遊客不要進入繩索以內的區域。

但似乎總是會有一些人,無視於眼前的繩索所透漏的訊息,一個箭步就跨過去,大剌剌的踩在上頭,
甚至是一屁股就坐在封鎖線內的遺跡上拍照。

更有甚者,在大型圓形劇場的座位後方的鐵網前,翹開鐵網下頭硬是要在跑到禁止進入的區域內,

這讓我們看了很生氣,這些遊客看不懂告示牌就算了,連明顯的禁止進入的設施也視而不見,讓人不禁思考這些遊客的公德心何在。

 

 

再把場景拉到伊朗的著名波斯遺跡- Persepolis

這裡是當年波斯帝國君王大流士建於西元前五百年左右,也是一處超過兩千年的歷史遺跡。
氣派的迎賓大道,陳列象徵著君王與天神的雕刻,顯示出當時波斯帝國的強盛與泱泱大國風範。

但在一些石柱及石雕的底座,我們看見有一百多年前遊客的到此一遊簽名(心裡很納悶怎麼當時遊客身邊就有工具可以在石頭上刻字?)

管理當局也因為怕再度被遊客亂塗鴉,在一些重要的石雕圍上了透明玻璃圍牆,不再讓遊客碰觸及破壞。

在進去Persepolis遺跡之前,我們的導遊告訴我,記得包包不可以帶進去,要放在車上。
他說因為就在前幾個月,有一名韓國的旅行者偷拿了一塊遺跡石頭放在背包裡想帶回去,結果被抓到。
這對後續的亞洲旅行者造成很大的困擾(因為老外的國際認知很有限,分不出韓國人與亞洲其他國家的人差別)。

因此遺跡的管理當局就下達了命令,規定以後所有的旅客一律不准攜帶背包進入。
就因為這些沒公德心、自私的旅客一時的貪念及私慾,造成往後所有旅客的不方便。


畫面再轉回土耳其的以弗所,在當地有一個考古學博物館,裡頭陳列了許多遺跡與神廟挖掘出來的女神像及雕刻。
就在正門右邊的展示廳前,一個展示櫃中放著一封信和一塊石頭。

這是一封來自荷蘭一位遊客的道歉信,在25年前他參觀Efes的遺跡時,他因為太喜愛這個地方,所以想要帶個回憶走。因此他從圓形劇場某處的沙地上撿走了一塊石頭,帶回到荷蘭家中,把它置放在客廳內展示。

25年前過去了(也更長智慧了),他覺得自己這麼做是個很不好的示範,如果幾十萬的旅客都像他一樣,取走了石頭,那或許現在的遺跡可能就所剩無幾,再無法開放給讓世人參觀。因此他覺得心裡很罪惡,希望可以將這塊石頭,歸還到原本屬於它的地方。期望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能夠協助他完成這贖罪的心願。

博物館將此封信及石頭展示在館內,提醒著所有參觀者,關於旅行者的公德心這件事。


反觀日本的旅客,循導遊的指示及說明,在景區不大聲喧嘩,每個人戴著攜帶式耳機,靜靜地聽著導遊介紹景點
日本人不僅救災的應變能力令人佩服,一般國民的素質與公德心也令人欽佩。
這是我們都該學習的地方。

期望每位旅行者與旅客,都能尊重當地的文物,只欣賞美景,不帶走及留下任何不屬於當地的東西。
我們不過是一個此地的過客,請減低因旅行活動而對當地造成的負面影響。

誠如博物館的牆上,這段提醒的文字:

每一朵花,都是美麗的,當它綻放在自己所屬的花園裡;
每件古文物,都是美麗的,當它留在自己原本的國家裡。


希望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跟羅浮宮也能看到這句話。 
Perhaps someday, those museums such as British Museum,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nd Louvre Museum could read this sign, too!

 

註:如果常逛旅行論壇,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把老外講的話奉為圭臬,這現象尤其在背包族群很常見。
但其實論公德心、論自律,我們比大多數國家的人好上太多了,如果住過所謂的背包客旅館,就會知道是哪些人在糾眾吵鬧大聲喝酒聊天半夜彈吉他不睡覺私人物品霸佔公共區域把自己國家的習慣硬要套到其他國家的人身上
希望那些喜歡提出”可是,我遇到的老外說…”或”但是老外認為…”的論點的人,能夠在怪罪自己國人之前,多公平對待自己的同胞。

Facebook留言板

您可能也會喜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